摘要:上一周在Teva公布2014Q1财报之际,Erez Vigodman对公司业务及未来前景提出了3个设想,一是深度聚焦仿制药业务,二是增强在新兴市场的存在感,三是成为全球生物类似物开发竞赛的主要参与者。 ...
目前人们对MERS病毒知之甚少,还不确定其传播渠道,但显然这种病毒是能够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
第三,受到国外市场的影响,出口增长的速率也在放缓。首先,大宗发酵产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生物发酵产业2013年产值接近3000亿元,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产量略有增长,全年的产品总产量2424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酵母、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行业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面对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原有市场的相对饱和、价格的持续低迷、利润空间的不断被压缩,行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菌种的产酸率、产品的后提取率,来部分的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本次氮源会的主题是氮源合理搭配、实现持续增效。石维忱认为:新型有机氮源和传统有机氮源都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满足下游用户对有机氮源专业化、标准化、安全性等诸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石维忱说:我们要继续的淘汰行业的落后产能,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工厂建到国外,以缓解能源、原料、环境、产能等各方面的压力。
因此,以科技创新突破目前的困境,是我们的唯一出路。4月25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在宜昌召开第三届有机氮源会议,协会理事长石维忱发表重要讲话。阿斯利康在声明中指出:在没有一个具体而有吸引力的方案提出前,公司不会与辉瑞就收购问题进行讨论。
席庆告诉记者,两家公司在肺癌靶向药物、乳腺癌靶向药物、肿瘤免疫疗法、心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和全球成熟产品业务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互补性。业内人士指出,辉瑞之所以如此高调地将意向对外披露,说明对此收购志在必得,甚至不排除采取敌意收购的可能。通过这场换子交易,诺华可以巩固自己世界第二号抗癌公司的地位,葛兰素史克则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疫苗业务,双方都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相信这次业务重组后,诺华这3个规模较小的部门都将成为各自业务领域全球领导企业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很有希望的新产品上市,包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托法替尼,肺癌靶向药物赛可瑞,肾癌靶向药物英利达等等。席庆对记者表示,老产品专利到期、新产品上市,这对于制药行业来说就是一条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只不过是专利到期问题在过去两年比较集中而已。
以辉瑞为例,2012年一季度,由于立普妥在美国失去专利保护权,辉瑞制药业务的销售额下降了25%。消息公布不到一周,一则交易体量更大的江湖传闻终于得到相关方证实。药企巨头开展瘦身式合作应对专利到期 2014-05-14 06:00 · 李亦奇 诺华、拜耳等制药巨头重组背后:产品专利到期。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对记者指出:葛兰素史克目前正全力开拓消费者保健业务,疫苗一直是其所看重的板块,此次葛兰素史克拿下诺华的疫苗业务可以明显减少双方的竞争成本。
制药巨头业务重组的核心原因就是重磅产品专利到期,而且对于各家药企来说,由于这种状态将会长期持续,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从辉瑞的立普妥到默沙东的顺尔宁,从阿斯利康的思瑞康到礼来的再普乐……有报告统计,在2010—2015年间,国际上将有近400种、价值770亿美元的专利药到期,其中包括80多个可能影响细分领域市场格局的重磅炸弹。实际上,辉瑞一直都是全球药企中最擅长并购的公司:2000年,辉瑞以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并获得重磅药物立普妥,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4月28日,辉瑞对外确认曾向竞争对手阿斯利康提出金额约合989亿美元的收购意向
北大纵横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告诉记者,目前医药移动电商的竞争主要还是表现为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用户移动支付所形成的消费习惯的竞争。当时京东对这笔交易回应称,九州通与京东合作正常,京东好药师的相关配送仍是京东。
而近日政策似乎有了松动。4月29日,九州通在年报里表示,公司已与腾讯微信展开一系列深入合作,开发实现了微信到线下药店的O2O药急送的业务功能,这也是医药行业与微信支付的首次亲密接触。
九州通在年报中称:除了在公司官网好药师网站自主进行销售,公司还在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库巴、当当、亚马逊上开设网上药店。此外,公司还在京东SOPL、京东SOP、天猫等开通第三方商家交易业务平台。九州通旗下的好药师网站是市场传闻的主角。前瞻网医药分析师李佩娟认为,药品的特殊性导致消费者对于网上消费的接受度还相对较窄,对于一些比较大众的医药产品,比如家庭用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保健品等,会通过网上电子商务平台解决,而对于一些针对具体病症治疗用药则更习惯于在线下消费,因为即使是九州通和腾讯微信此次推出的药急送业务平台也需要6小时的物流时间,而去实体药店或者社区医院可能只是10分钟的事,而且有专业的医师指导用药,明显更具竞争优势。不过,与其他行业增长迅猛、一日千里的电商化相比,医药电商化规模仍然很低,其销售额仅占医药市场的1.2%左右,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因此医药电商在我国仅是刚起步阶段。而其竞争对手海王星辰也与阿里巴巴进行了深度合作。
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医药B2C继续呈爆发式增长,全年交易规模达42.6亿元,与2012年16亿元的交易规模相比,增长了166%。海王星辰也是国内首批建立成熟会员体系和涉水O2O的医药企业,它获得了药监部门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现在则成为接入支付宝的首家医药零售商。
医药电商九州通牵手双马早在今年2月下旬,就有媒体曝出九州通与腾讯合作,不过九州通一直予以否认。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好药师线上业务与微信进行了业务合作,报告期末陆续开通了微信订阅号好药师健康资讯和微信服务号好药师。
此间,阿里巴巴还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21世纪进行总额1.7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史立臣表示,支付宝系统由于运行多年,已成功培养了许多用户的支付习惯。
依照这家公司此前披露的说法,其在杭州和深圳地区的600家门店已经率先接入条码支付,用户结账时,只要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选择条码支付功能并出示手机,让收银员用条码枪扫描,就可以完成付款。不过由于合作陷入风波,去年8月份京东将所持49%好药师股权全部转让给九州通,交易价格不低于4.7亿元。针锋相对的是,与九州通几乎同时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对手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则在今年4月底选择了与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他认为,短期之内,医药电商其实很难在短期内打破这种格局,药品厂商不会因为电商就自行把价格做低,厂商的主销产品即使在电商上销售,价格也会和实体店基本相同,再加上运费,可能不占优势。
国家食药监局副局长尹力赴广东调研医药电商监管与发展时表示,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密集举行相关的研讨,医药电商政策调整已是呼之欲出,不过由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未来医药电商的发展仍取决于监管层面的政策。医药电商化的脚步随着双马之战以不可阻挡之势渐行渐近。
业内人士称,海王星辰与九州通虽然一个是药店零售企业,一个是医药配送企业,但是如今却通过移动电商成为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其背后的竞争实际上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在移动端的较量。对此,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认为,在医药电商发展的初期,电商渠道成本优势较为突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的加入,电商渠道的成本也会逐渐增加,为了覆盖更多的市场需要与其他电商争抢入口资源。
冲破政策桎梏 国内的医药电商化成大势所趋最早进入移动电商的医药企业为兼有电商的连锁药店(O2O),如金象网、开心人网上药店、药房网、华佗药房网等在内的医药电商,已经开始进军微信领域。其中,平台式B2C交易规模达到25.8亿元,占比50.56%;自主式医药B2C网站(医药B2C)的交易规模全年为16.8亿元,占比39.44%。
而厂商非主销药品,电商可能卖不上量,这是一种两难选择。但这也给从事医药电商的企业以重击,目前还没有哪家医药电商建立自己的配送仓储网络,这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也是目前我国医药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不过进入移动端以来,腾讯微信则凭借其开放式的入口平台成为移动端的王者。所以尽管原有的销售格局遭遇医药电商冲击较大,但同时线下经销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与线上竞争。
一位业界人士认为,医药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政策停滞不前、监管模糊,此外,医保、处方、配送都是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主要桎梏,医药电商前景光明,但过程漫长。史立臣认为,在电商巨头争夺医药企业合作的同时,医药企业也应该实时关注电商巨头对于用户支付习惯的培养情况,因为支付习惯决定了消费者最终会在哪个平台上买药。
2011年7月,京东注资九州通旗下的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注资完成后,京东商城将与好药师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共同运营。阿里腾讯战火蔓延至医药电商 2014-05-14 06:00 · 李亦奇 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的马云、马化腾双马之战的硝烟,日前开始蔓延到了药店连锁行业。
不过在2013年年报中,九州通称将自己的医药电商业务发展与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但是针对与微信支付的合作则是实质性的进展。史立臣表示,目前国家规定,医药电商必须自己配送,这项政策的背后,是因为有消息说,40%的网上采购的药品、保健品都是假货,所以国家药监局提出了必须自行配送的要求,这样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寻根溯源,同时也能让没有实力或者假药贩子退避。